研究
西柏坡培訓精神的本質特征,就是具體分析西柏坡精神產生的歷史條件。西柏坡精神是在戰略決戰的殊死搏斗中產生的,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前夜產生的,是黨中央在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的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決戰硝煙的洗禮,有迎接勝利喜悅的撞擊,有摧毀舊政權、建設新政權的各種困難的挑戰,有長期從事農村工作得心應手、爐火純青經驗的升華。這一歷史階段雖然短暫(不足一年,連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活動不到兩年),但由于這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是中國歷史上最生動、最活躍、最威武雄壯的一幕,因而,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革命精神更具有創造力和表現力,應該有別于被逼上井岡山產生的井岡山精神,有別于被迫踏上長征路的長征精神,有別于極端困難條件下依靠自力更生發展壯大產生的延安精神。
黨中央
弘揚西柏坡精神
進駐西柏坡期間,解放戰爭已進入第三年,敵我力量對比雖然在數量上仍然表現為敵優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質量對比,我則已占優勢。正是這種形勢下,我們黨發出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號召,用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鼓舞人民,藐視敵人,奪取勝利,毅然發動了三大戰役,展開了空前決戰;三大戰役勝利后,奪取全國勝利己成定局,面對紛雜萬端的社會矛盾,我們黨一方面要求全黨、全軍再接再厲,將革命進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廢,另一方面提出兩個“務必”,要求在奪取政權后,警惕糖衣炮彈的襲擊,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兩個“敢于”體現了大無畏的英雄革命主義精神,兩個“務必”體現了積極進取不斷革命的精神。這兩種精神貫穿于黨中央在西柏坡期間革命斗爭的全過程,成為最突出的特點,并且兩種革命精神互相輝映,相得益彰,成為奪取勝利,迎接解放,戰勝困難,實現轉變的強大精神支柱。這一時期還有許多鼓舞軍民奮斗的革命精神,諸如,著眼大局服從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眾,堅持團結統一,善于破壞舊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是圍繞兩個“敢于”、兩個“務必”革命精神的展開,并為其服務的??傊?,西柏坡精神盡管有多種概括,但其本質特征,應該是兩個“敢于”、兩個“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