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戰略決戰。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在這里,黨中央和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指揮全國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進行了堪稱世界戰爭史上奇觀的戰略大決戰。1948年9月12日開始到1949年1月31日結束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隊154萬人,奠定了全國勝利的牢固基礎。
——推進土地改革。1947年7月至9月,先期到達西柏坡的中央工作委員會在西柏坡召開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打破了幾千年來套在農民身上的封建枷鎖,使億萬農民獲得政治上的翻身和經濟上的解放,迸發出難以估量的革命熱情,為推進戰略進攻勝利發展和奪取革命的全國勝利奠定了可靠基礎。
——推動工作重心轉移。在解放戰爭形勢發生重大轉變的情況下,中央政治局九月會議提出,“使黨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鄉村轉到城市”。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也指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放在城市,要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為中心任務,必須以極大的努力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
——籌建新中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紀念“五一”勞動節口號》,明確表達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加強合作、共同成立新中國的政治意愿。1949年3月5日至13日,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全會描繪了新中國發展藍圖,確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后,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為促進全國勝利的到來,推動新中國各項建設奠定堅實基礎。